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东湖 · 景点

返回
东湖梅园

发表时间:2022-03-07 20:56:43 点击次数:2901次

东湖梅园从 50 年代开始栽种梅花,建于 1956 年。占地800余亩,定植梅花 2 万余株,与南京的梅花山、无锡梅园、上海的淀山湖梅园并称“江南四大梅园”,并以其品种繁多位居江南四大梅园之首。从 1983 年起,东湖--磨山梅园每年都举办梅花展览; 1992 年,中国花卉协会、中国梅花腊梅协会将东湖磨山梅园定为“中国梅花研究中心”。这里已成为我国梅花重要的生产、教学、科研、旅游开发基地,现拥有近 320多个梅花品种,”建立了世界上品种最优最全的“中国梅花品种资源圃”,成为梅花品种国际登录的重要基地;在国际上登录的品种有 154 个,占国际登录的 60% 以上。 2002 年市政府举办了首届梅花节,从此,梅花节正式纳入市政府举办的重大节庆活动。每年前来赏梅、咏梅、画梅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东湖梅园由古梅园,中国梅文化馆,梅花品种资源圃,一枝春馆等组成。

走进梅园迎面是一个影壁。影壁上是“毛泽东与梅”的照片,在右上方是毛泽东1961年所写的是《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这是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后,反其意而用之。 全诗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两边的画面是“喜雀登梅”图。影壁的背面是“清韵”二字。


古梅园

于2009年由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捐资600万兴建,占地面积150亩,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唯一一个将百年以上古老梅树集中养护,栽培和展示的地方,古梅园共栽种从全国各地收集的百年以上的古老梅树158棵,树龄达300年以上的多达20多棵,其中最古老的梅树的树龄达800余年,是名副其实的“梅祖宗”。


梅园-雪海香涛   

大家都知道,梅花为我国特产,列十大传统名花之首。她以花色雅丽、枝干苍劲、清香泌人、不畏霜雪而凛然开放、独领天下之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被看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自古以来,倍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我们东湖梅园从 50 年代开始栽种梅花,现为中国四大梅园和赏梅胜地(东湖梅园、南京梅花山、无锡梅园、上海淀山湖梅园)之首,面积 1200 亩,植梅2万余株,从 1983 年起,东湖梅园每年都举办梅花展览,至今已展出了 31届,今年是第32届,每年前来赏梅、咏梅、画梅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说到梅树,它是植物家族中的寿星树种,在云南昆明市安宁县曹溪寺中还有“元梅”,逸今有 700~800 年的历史,另外还有浙江超山的“明梅”,广东肇庆“千岁梅”,人们崇尚梅花,长寿是其一,梅花的五瓣象征了“五福”,即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祝愿今天赏梅的人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永远与五福相伴。


梅花岗-梅花观止   

大家往里走,那儿还有更美的,高耸剔透的太湖石碑上镌刻着“梅花观止”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这是前辈未了的心愿,后者奋斗的目标,它时刻激励我们要努力工作,要让东湖梅园、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在梅花事业的各个方面走在全国及世界的前列,要使游客在这里看到最好、最美的梅花,让游客来这里后,再不用也不想到别的地方去赏梅了,达到“梅花观止”的境界。要在此留影的请抓紧时间,梅花岗的花儿正在向我们点头招手呢,我们现在所站立的地方是赏梅的佳处之一,叫梅花岗景区。这里有盛开的梅树 300 余株,树龄最大的为 60多 年生,大家放眼望去,尽收眼底的花的海洋、红的、绿的、白的,目不暇接


冷艳亭   

冷艳亭是东湖梅园的标志性园林建筑,位于梅花岗中部土丘上,为重檐攒尖五角亭,始建于 1984 年。“冷艳亭”为马万和所题。“冷艳”二字恰当地体现了初春寒冷季节,梅花红白相间、暗香四溢的画意诗境。两侧的对联为“冷香识我无多,知音当许林和靖;艳句撩人有几,顾影还怜陆放翁。”


梅花资源圃 

这一片是梅花品种资源圃。大家看,这色彩各异,姿态不同的是一个个梅花品种。从花色上分有:红色、粉红、白色、浅绿;从枝条着生状态看有:直枝、垂枝、龙游(曲枝)之别。开花时间早的元月下旬就开始绽放,晚的三月中旬还象羞答答的玫瑰在悄悄的开。这里收集保存了 300 多个梅花品种,是全国所有梅园中收集梅花品种最好的,梅花给人以丰富多彩美的享受,难怪陆游“曾为梅花醉似泥”。

这些梅花按花型,花态共分为11个梅花品种群,


江梅型:

江梅型为最原始品种,花期早,花较小,纯白色或水红色,而以白色花居多,花为单瓣,高洁素雅,是人们最早熟识的梅花品种,也是文人墨客最为钟情的梅花类型之一。戎昱( yu )有诗云:“一数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江梅型梅花成片种植,最易形成白茫茫一片气势非凡的雪海香涛景观,“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美仑美奂。此型的梅花雌蕊多为一个且发达,因此,有很多品种结果良好,寒冬腊月不但有花可赏,梅雨时节还有果可尝。三国时曹操、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即被传为历史佳话。江梅型中的“寒红梅”为该型中的佳品,花粉红色,单瓣,具香味。

宫粉型:

宫粉型是观赏梅花中品种最多的一类。其水红淡晕,似美人涂沫了脂粉红泛双颊,深深浅浅,淡淡浓浓,赏心悦目;还有许多品种色泽较淡,为近白、米白、乳白、淡粉和浅黄等色,高贵典雅。有的品种其浅色花蕾和瓣边带有红色的晕斑,新奇诱人。其形态也是丰富多彩,复瓣、重瓣、台阁、碟形、碗形、浅碗形,应有尽有,目不暇接。品种如“大羽”花色明丽,花大碟状,花期长,具浓香且宜结实。还有“凝馨”、“矫枝”、“老人美大红”、“桃红台阁”、“贵妃台阁”、“人面桃花”、“粉皮宫粉”、“淡晕宫粉”、“清明晚粉”、“银红”、“迎春”、“算珠台阁”、“扣瓣大红”等都是宫粉中的娇娇者。

绿萼梅:

绿萼梅俗称绿梅,因其萼绿花白,小枝青绿而得名。“梅格已孤高,绿萼更幽绝”。绿蕾、白花如碧玉雕琢,绿中带粉,粉中泛黄,清新高雅,有如翠碧。品种如“金钱绿萼”堪称梅中极品,花大,瓣多,味极香。最为奇特的要算“台阁绿梅”,花重瓣, 40 - 84 片,花径特大,可达 3.4 - 3.6 厘米。

玉碟梅:

玉碟梅,花复瓣或重瓣,白色,萼降紫色,在蕾期,有时花蕾尖端浅红色,但盛开时花色变白;由于花系纯白色且不易衰败,所以此型梅花常用作切花。品种如“紫蒂白照水”,花白色,不仅有台阁,且花开朵朵向下,为梅中一绝。

朱砂型:

朱砂型,花单瓣、复瓣和重瓣,紫红色;枝内新生木质部呈淡紫红色,即人们所说的--骨里红,这是此型的主要特征,也是人们偏爱它的缘故,歌曲《红梅赞》也就是赞颂的这种红梅。品种如“乌羽玉”,花墨紫红色,花丝玫瑰色,花瓣层层疏叠,起伏飞舞,甚为优美;

黄香梅:

黄香梅,花为单瓣、复瓣、重瓣,花色淡黄而具梅香,失传数百年,近几年才发现。宋代范成大《梅谱》中记载的“有叶香梅”即是指它。品种有“黄山黄香”、“雨山黄香”。关于黄香梅的黄色,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它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颜色,而是一种似黄非黄、似白非白之色,且此种颜色一般是在花蕾期和含苞俗放时才具有,而盛开时的梅花几乎为白色,因此,黄香梅有些复瓣、重瓣的品种易与玉碟梅搞混;有些单瓣品种则易与江梅混淆。所以培育出真正黄色的梅花,是梅园科研人员的追求,人们正翘首以待。

洒金型(跳枝):

洒金型“跳枝”令人惊奇,一棵梅树上有红白两色花、或半白半红、或白色花瓣上嵌合着美丽的丝丝红色条纹,斑斑点点煞是可爱;那么明亮,那么秀丽。品种不多甚为珍贵,如“复瓣跳枝”、“单瓣跳枝”、“晚跳枝”等。

垂枝梅:

垂枝梅,枝条自然下垂,树态潇洒飘逸,尤为人们喜爱。它的树冠象把撑着的伞,花枝自然斜垂或下垂拂地;即能赏花,又可赏形,故在园林中应用很广;或临风、或照水、或倚坡、或伴亭、或种植于门庭之前、或配植于假山之侧、或盆栽于厅堂之内……因景点缀,雅趣横生。如“骨红垂枝”、“双碧垂枝”等为梅中奇品。

龙游梅:

龙游梅(曲枝梅),植株矮小,无须人工扎理,枝条自然扭曲象条条苍龙蜿蜒盘回,曲曲弯弯,扭身摆尾,好不悠哉游哉,风姿俏丽,所以叫龙游梅。

杏梅系:

杏梅系中的梅花,枝叶与杏相似,花水红或玫瑰红色,瓣爪细长,花托肿大。其中,“丰后”与“淡丰后”品种,于 1980 年由日本大分市引入,花大、色多,只是无香味。

美人梅:

“美人梅”是 1987 年 2 月从美国加州引入,其花如其名,姹紫嫣红,花瓣层层疏叠,瓣边起伏飞舞,婆娑多姿,叶似红叶李,暗紫红色,枝也紫色,是梅花中唯一的红叶品种。四季观赏性很强。


岁寒三友   

在百花凋零的寒冬,红梅傲然怒放、青松坚强不屈、翠竹高风亮节,它们具有相同的品性和气质,人们称其为岁寒三友。岁寒三友景点即以梅花为主景和近景,松、竹为背景和远景配植而成,整个梅园中除了梅花外,到处都散植有松、竹,因此,梅园也是一个天然的大型的岁寒三友景观。


暗香桥和水清桥  

为古典式园林三孔桥,桥名取自宋代林逋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桥下碧波潋艳,流水淙淙,霜晨月夕,梅花倒影其间,呈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之趣。其姊妹桥为五孔结构的水清桥。


“一枝春”馆 

“一枝春”馆白墙、青瓦、朱柱,飞檐重阁,曲廊起伏,小桥流水,占地 4400 平方米,建成于 1999 年,是一组具江南园林建筑风格的古典式建筑,通过亭、廊、室围合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一枝春馆”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传播梅文件和梅花科普知识的重要基地,有盆景馆、梅文化馆、品种馆、科普馆等。

地景馆:主要以梅花写意地景为主,有特大型的写意地景“梅雪争春”。通过梅、石及其它梅风格相协调的植物材料组合,表现出大自然的远山近水,恬静舒适和人们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诗情画意。

品种馆: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建有目前国内外梅花品种最全最好的中国梅花品种资源圃。品种馆以 200 多个梅花品种的精美图片和相应的文字说明为主,并有部分品种的梅花插花和小型盆景展出。让游客能从中领略到梅花丰富多彩的美和了解认识一些梅花品种及植物多样性的特点,增强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普馆:运用彩喷图板、放映音像制品、安放触摸屏和专家现场答颖等多种方式,进行梅花栽培技术和梅花欣赏方面科普知识的宣传和讲解,同时还有梅花书籍出售,满足爱梅的朋友的需求。

梅文化馆:中国人民对梅花有着浓厚的感情,中国的梅文化源远流长。梅文化馆内陈列有名人的梅花字画、梅花饰品、梅花典籍、历年来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在参加全国梅展及其它花卉展览的获奖证书、奖杯等。在一侧境况有整幅的天然大理石题刻,为梁朝帝作,米芾书的《梅花赋》,较全面地介绍了梅花的特性、品格及欣赏等,气魄壮观。人们可通过梅文化馆对中国的梅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梅桩盆景:在“一枝春”馆内绿色草地上和长廊各处,几千盆不同流派的梅桩盆景,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有徽派的游龙梅,整体形象犹如一条彩色的游龙,有龙头、龙身、龙爪和龙尾,造型匀称、规整精细,活灵活现,使人油然而生对中国图腾--龙的敬仰和喜爱,以及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国人的自豪。扬州劈梅则显示了梅花顽强的生命力--“梅活一线”,主干虽经断劈致“残”,仍不屈不挠,萌发新枝,着蕾绽花。最多的是汉式梅花桩景,为师法自然,高于自然的斜干、曲干、卧干、悬崖式造型风格,自然苍劲、简洁明快,气韵生动,典雅古朴。斜干式,铮铮铁骨,横斜疏影,势态险峻,动感强烈;曲干式,主干弯节有致,刚柔相济,曲美适宜;卧干式,主干横卧盆面,有如罗汉寐地、滚马跃蹄,风韵独特,别具一格;悬崖式,造型奇险,绝处逢生,催人奋进。

另外,还有许多室内外参与性景点,仿古射箭、梅文化饮食一条街,摄影比赛、戏鹅池、钓金鱼、游船、梅歌梅舞表演等等,让游客能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中国梅文化馆

中国梅文化馆由二重院落组成。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中国梅文化馆由陈俊愉院士所题,由艺梅轩,赏梅苑,探梅馆,品梅堂组成。由于全国梅花展览每年在东湖梅园举办,因此,中国梅文化馆里就是全国各地梅花精品的展览场地。在这里还可欣赏名家梅诗。除此之外,还展出名画家的名画,以及关于梅花的科普知识。

中国梅文化馆入口处的楹联是书法家金伯兴取自作者喻汝捷的诗:“雪骨冰魂,淡淡浓浓香世界;霞红月白,斑斑点点画湖山”。

这边是艺梅轩,里面展示的各个形态的梅花盆景。

赏梅苑:主要展示展示的是梅花艺术品,梅花字画,书籍,摄影,茶艺等。

探梅馆:展示的是梅花研究中心的发展史,历年来梅花节活动的展示等。

品梅堂:主要展示的是和梅花有关的诗词,梅花的栽培历史,梅花的分类,以及梅花的种植方法等。


梅友雕塑--泰斗与梅翁   

走出“中国梅文化馆”,放眼向右方望去,在“放鹤亭”前面有两个人拿着梅树条在探讨什么,他们就是人们常说的“泰斗与园丁”的铁铸像。这位就是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人称梅花泰斗的陈俊愉先生,他在梅花研究中有卓越的成就,达到了最高级别“泰斗”。为将全国各地的梅花佳种引种并定植东湖梅园中,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给东湖梅园很大的支持。这位是东湖梅园高级工程师,毕生致力于梅花研究和东湖梅园建设的已故赵守边先生,是我们东湖梅园和中国梅花研究中心的创始人,研究和引进了很多的新品种,对东湖梅园有着极大的贡献。他们之间有着浓厚的梅谊。

 

人物彩塑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三国时,董承约会刘备等立盟除曹操。刘备恐曹操生疑,每天浇水种莱;曹操听闻后,正好是青梅绽开的时节,煮酒邀请刘备宴饮,议论天下英雄。当曹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听后大惊失色,筷子掉在了桌面上。这时雷雨大作,刘备以胆小、怕雷作为掩饰,刘备从容的地低下头拾起筷子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曹操遂不疑刘备。之后并请征剿袁术、借以脱身。使曹操不在怀疑自己,以至于日后寻求机会发展,成为“三足鼎立”之势。假如当时刘备不这样,跟曹操争起雄来,也许在势单力薄的时候,早被曹操灭了。


梅妻鹤子: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代诗人林逋,又名林和靖,宋代钱塘人;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植梅花饲养仙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终生不娶,终日与梅、鹤相依相伴,人谓“梅妻鹤子”。 后作为成语和典故,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

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碟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 xia ),不须檀板共金樽。”诗中第一句是说百花凋零的时节,只有梅花开得热闹。他的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最为脍炙人口,写出了梅之风韵。


李清照与梅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自从她丈夫赵明诚去世后,心中时常闷闷不乐。偏又北方连年战乱,家园摧毁。孤力无靠的李清照,只好南逃避难。那年,她流落在江南的桃花坞,寡居在一间破烂的茅屋里。起初,大家当她是个北方逃难来的半老妇人。后来,有人知晓她就是写《漱玉集》的李清照,大吃一惊。不少年轻时曾倾慕李清照才名的文人墨客,就络绎不绝地登门拜访。殊不知此时李清照年过半百,骨瘦如柴,已没有当年风华俊俏、红妆娇艳了。那时蜂涌而来的文人墨客见了,大失所望,落得个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时近岁末,下了场鹅毛大雪。贫困交加的李清照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她独坐门槛,望着白茫茫的大雪,看看门前的一棵红梅,回想自己的身世,流落异乡,饥寒交迫,孤独无依,这日子怎么过呢?她打了一个冷颤,竟然落下了伤心泪。李清照自言自语,期望晚年有所归宿,能有个温暖的家庭。忽然脸上泛起红旋涡,好像要从黑暗里走向光明。  

于是李清照提起花篮,走到门前的树下,伸手去摘朵朵红梅,她摘了半篮梅花,然后走进屋里,裁了一截白纸,浆糊一涂,用梅花瓣粉出半副上联:独梅隆冬遗孀户。这一年,李清照就用这半副对子过年了,给李清照拜年的人谁也猜不透这半副对联的含义,当有人请她讲解含义时,她只是笑而不答。桃花坞对面有个杏花村,村里有个妻子早亡的读书人。这人见了这半副对联之后,立即明白李清照有再嫁之心,心里暗暗有了主意。待到二月杏花盛开的时候,他采了半篮子杏花瓣,用浆糊把杏花瓣粘出下联“杏林春暖第一家”,悄悄贴到了李清照的门框上。李清照一看,很是高兴,赶紧把那位读书人接到屋里,两人一见钟情。从此,李清照又过上了温暖的家庭生活。

 

李白塑像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上一篇: 东湖樱园

下一篇: 东湖植物园